近年来,通州区委编办持续推行“青蓝结对·导师帮带”计划,把好三个环节,精准培养,帮助年轻干部缩短工作适应期,不断强化年轻干部专业能力和执行能力,构建起新老接续、薪火传承、充满活力的干部梯队,为机构编制事业夯实人才根基。
一是配对子,注重因材施教。按照政治素质优、工作作风好、业务能力强的标准,坚持以自愿双向选择结对和组织安排结对相结合为原则,挑选科级领导干部、经验丰富的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担任年轻干部成长导师,形成领导干部“师带徒”、科室负责人“老带新”、业务骨干“一带一”的结对帮带模式。因人施教,根据年轻同志特长优势和能力水平,量身设计个人职业规划、成长计划,提供个性化培养服务,多途径、差异化做好培养工作,帮助年轻干部迅速融入团队,成长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
二是建机制,把好过程管控。制定《青蓝结对帮带实施方案》,实行一人一名导师精准帮带、一人一策成长方案跟踪培养、一人一套轮训计划补足短板。导师指导期一般以3年为周期,在思想教导、业务指导、心理辅导、实践引导上明确导师及帮带对象责任。实行“一月一谈心”,开展面对面交流、解惑和实践;“一季一小结”,开展复盘探索,分析进度问题,提出下一阶段目标和帮带措施;“一年一课题”,围绕重点难点课题,指导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等跟踪培养机制。通过理论与实践、思想与业务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帮助年轻同志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三是重考评,检验培养成效。强化考核和评估,建立成长档案,纪实帮带情况及年轻同志思想作风、工作实绩、实践锻炼等情况,将导师帮带意见作为年轻同志转正定级、年度考核平时考核的重要依据。强化激励约束,将导师帮带情况与年度考核结果确定、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促进担当作为,奋力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目标。目前一名年轻干部经过结对培养提拔为科级干部,一名年轻干部被评为通州区“一创三争好标兵”,一名90后年轻干部经过培养业务上独当一面,走上中层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