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三整合”改革向纵深推进,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近年来,大公镇着力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精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不断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通过“精细化管理,贴心式服务”,不断提升网格员能力专业化,有效夯实社会平安稳定之基,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夯实基础 制度保障 打造共建共治“小网格”
夯实网格基础建设。全镇划分综合网格48个,专属网格3个,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围绕“警网融合”,选优38名辅警转隶为专职网格员,将城管、安监、环保等力量融入综合网格,全面形成“一格一专、一网统筹”的管理模式。围绕巡查、走访、协处、上报等四大职能整合规范网格员职责清单,推动事件七日内办结,形成闭环处置,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全面采集全镇基础信息,实时更替,为网格化管理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完善制度管理。制定《大公镇2021年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规章制度,从严明确工作职责、要求和考核细则;以市级考核明细为基础,定期调整考核细则,定时召开周例会、月度例会,确保网格化工作管理从细从优,建立双向反馈渠道,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完善工作经费,激发工作激情,对标信息报送制度,以考核作为奖励机制,提高信息报送质量,推动网格化治理体系畅通运作。
二、平台支撑 全面覆盖 打造上下联动“一盘棋”
依托一体化应用平台,实现市、镇、村、网格、群众五位一体无缝对接。群众诉求,在网格内做到小事即办,难事上报;到镇域治理指挥中心做到分流交办,难事上报;最终由市域治理指挥中心统一受理,分流交办。形成网格吹哨,中心受理,部门报到,结案反馈的工作格局。每日派专人维护指挥中心系统,确保指挥中心一体化平台数据更新及时,依托网格服务管理智能应用平台,整合12345、网格员等流转上报信息,根据事件性质进行交办、督办、协同多部门进行会办。
三、专业培训 强抓不懈 打造优良作风“专业队”
专业培训打牢专业基础。大公镇以推进网格员队伍专业化、高素质,全方位提高网格员能力水平,确保网格化工作深入基层,打响网格化管理的金子招牌,切实提升网格员知晓率和满意度。一是依托“培训+学习+交流”的培训机制,利用月度例会开展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囊括城管、消防、防邪反邪、矛盾调解等方面;召开技能比武知识竞赛,纳入月度考核,有效破解网格员业务能力不足之弊。二是开展实战演练比赛,借用平台信息报送,采取随机抽取连线现场查看等方式,持续为夯实网格员业务基础做好保障。围绕重点工作强抓不懈。大公镇坚持以重点工作为目标,做细做实各项工作部署,今年来围绕网格员主动亮身份,结合防诈反诈,制定特色亮点宣传单,挨家挨户开启敲门行动,让铁脚板走得下去,让刷身份变成刷脸,以工作为契机,真正敲响村民的心门,进一步提高知晓率。大力发挥农民乐一天、送戏下乡等活动的宣传力度,让防诈骗、反邪教等各项民生活动走进村民身边,提升网格队伍的良好形象。
四、党建引领 多方宣传 打造民生保障“巡查队”
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网格。坚持将党组织建到网格上,实现红色网格全面覆盖。一是发挥党员力量。以党员牵头,开展网格内的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电动车上牌、疫情防控等工作,形成各项事项发现在网格、解决在网格,真正为村民服务提供有效便利。二是发挥网格群力量。以网格微信群为宣传的主阵地,确保一个网格一个群,每个群同时纳入300户以上,每日定时在群内发布各类政策信息,建立起足不出户,上网交办的便利优势,实现基层治理的双向高效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