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政体制改革和管理

海安市委编办多管齐下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发布日期:2025-06-23 09:55:29 字号:[ ] [打印内容] [关闭窗口]

海安市委编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精准施策,从体制机制优化、创新要素保障、人才支撑强化三个维度全面发力,为海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优化体制机制,破除发展壁垒。一方面,聚焦科创职能,强化统筹协调。明确市科技局在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等方面的职能,出台《关于加快创新驱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支持政策,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坚实体制保障。另一方面,深化园区改革,激发发展活力。通过“区街分设”等管理体制,逐步剥离园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并为园区单独设立招商局、投资促进局等内设机构,促使园区聚焦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主责主业,释放园区发展潜能。

二、保障创新要素,夯实发展根基。一方面,合理配置资源,打造枢纽优势。核增市商贸物流服务中心事业编制7名,保障商贸物流产业园高效履职,提升物流运转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为制造业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生产要素的快速流通与高效配置。另一方面,助力产业升级,强化制造实力。立足海安“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推行“领导+服务专员”联系制度,精准对接新型研发机构,畅通产学研协同渠道。开设机构登记“绿色通道”,提速创新主体落地效率。为产业集群培育部门各核增 1 名中层职数,强化统筹管理力量,全方位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的驱动效能。

三、强化人才支撑,注入发展动力。一方面,完善人才政策,广纳天下英才。参与“海安英才计划”“人才强市30 条”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引进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特事特办、随申随办、限时办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汇聚高端智力资源。另一方面,强化编制保障,聚焦精准供给。优先保障选调生、青年人才工作招才引智、留才用才等方面的需求,着眼全市经济、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推动编制资源向重大改革、重点项目等倾斜,快速搭建人才招引“三大平台”,统筹建立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周转池”,专项用于高校、医疗卫生、科研院所等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