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政体制改革和管理

南通市通州区委编办“一二三”工作举措着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发布日期:2025-03-07 09:54:29 字号:[ ] [打印内容] [关闭窗口]

南通市通州区委编办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以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突出“一个机构”,建设“两个平台”,落实“三项措施”,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

一是突出“一个机构”。统筹优化机构设置,加强基层党的建设,镇(街道)统一设置党建工作办公室,一方面配齐配强党建工作力量,党建办主任由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担任,组织、宣传、统战委员兼任副主任,配备专职副主任1名,负责党建办日常事务;设置组织员、组织干事、宣传干事、社会工作助理等岗位,细化工作职责,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另一方面创新日常运行、统筹指导等制度机制,构建“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模块为补充”的运行架构,镇(街道)一把手统筹抓总模块运行,各模块分别明确1名班子成员担任牵头协调人,其他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列入相应功能模块,推动落实各项任务、沟通协调难点工作。

二是建设“两个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完善线上审批服务平台,成立线下便民服务中心,整合各方资源,开设便民服务综合窗口,推动镇(街道)现有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持续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完善综合执法平台,加强和规范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更名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在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实现人员的统一管理,逐步推动业务的有机融合,由综安办统一行使行政执法权,借助“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新模式优势,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三是落实“三项措施”。一是编制保障,统筹调剂使用各类编制资源,补齐镇(街道)空编缺员。加大编制“减上补下”和动态调整力度,建立通州区镇(街道)行政编制“周转池”,实现行政编制资源的精准投放、有力调控和高效使用。二是减负保障,严格精简规范和优化调整议事协调机构,以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为契机,对各类“责任状”、考核评比和镇街无力承担的事项进行回收,同步厘清区级部门和镇街工作开展的主配职责。三是赋权保障,聚焦镇(街道)履职能力,尤其是经济发达镇赋权事项调整优化和人财物配置问题,组织区级部门与镇街进行面对面会商,不断健全镇(街道)职责和权力、资源相匹配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