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十四五”的机遇和挑战,海门区在牢牢守住疫情防控生命线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健康海门建设,以五大扎实举措,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书写海门卫生健康事业赶考新答卷。
一是全面推进工程项目建设,打造基层医疗硬实力。海门区启动项目建设年活动,提档升级医疗卫生机构。区人民医院新院已建成使用、区中医院异地新建、区妇幼保健院高标准推进、区精神卫生中心即将搬迁运营、2家乡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完工在即。“十四五”期间,乡镇卫生院分批次改造计划已基本制定,正有序推进。
二是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软实力。海门区重点保障医疗卫生领域的用编需求,强化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主动对接医学院校招引优秀人才。鼓励在职医护人员提升学历,选派优秀骨干到沪苏三甲医院进修学习。组织实施人才配偶工作、子女入学、人才公寓等系列“暖心工程”,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三是推行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增强区域医疗竞争力。海门区努力构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一体化的紧密型医联体。医联体龙头医院定期选派高年资、高水平的医护人员下沉到镇村一线,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和市级重点专科,全面提升区级医院医疗管理和服务能力,增强区域医疗竞争力。
四是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筑牢重大疫病防火墙。海门区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切实筑牢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加快完善疾控“一主四中心”的体系建设,通过“队伍融合、业务融合、信息融合、评价融合”发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健康管理与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及处置能力。
五是完善普惠托育照护体系,实现幼有所育新未来。海门区从规范、创新、发展、共赢等角度进行探索,研究制定《关于促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建立区镇两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管理网络,多种模式建成一批普惠性照护机构,今年年底前可实现每千人口婴幼儿照护托位数2.6个,不断筑牢婴幼儿健康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