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事业单位改革和管理

通州区委编办“三强一体”精准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日期:2025-03-13 11:10:55 字号:[ ] [打印内容] [关闭窗口]

通州区委编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将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重要职责使命,紧扣优化机构职能、强化人才保障和搭建创新平台,精准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强职能优机构,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责主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科技创新体制,组建区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做好全区科技创新工作的集成管理,强化总体规划设计、制度供给、政策集成、资源配置、服务创新和协调监督,加强对科技创新相关部门的高位协调,促进全区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更名设置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进一步突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使命,不断创新延伸服务内容,使中心成为集政策服务、创业创新、科技金融、技术成果转化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作用,持续打造区域产业创新高地。

强保障优服务,建立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机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明确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统筹人才评价、人才激励、载体建设等各个环节,有力推动人才工作重点任务的落实。统筹20名编制建立优秀青年人才编制“周转池”,建立与组织、人社、用人单位的协调联动机制,理顺各自在优秀青年人才日常管理中的职责分工,提高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靠前服务高层次人才入编工作,有效减少审核流程、缩短入编时间,帮助高层次人才尽快落编,助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强融合优产业,建立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平台。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上海交通大学南通先进技术研究院,以高性能结构材料、新一代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和职能热制造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将高校的人才、科技优势与园区的产业发展相融合,推进高校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与园区产业和企业发展精准对接,助力构建符合区域产业特色的科研人才梯队。挂牌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南通先进技术研究院重点聚焦新材料、绿色海工、智能装备、通用航空等领域,已引进千迈医疗、燧影光电、天迈仕金属、能电优能源等公司落户,“校地合作”协同创新成为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