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事业单位改革和管理

启东市委编办赋能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发布日期:2024-02-26 09:35:10 字号:[ ] [打印内容] [关闭窗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南通启东市委编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深化调查研究、强化制度建设、细化教师管理为手段,不断提升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助推教育事业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以调查研究为抓手,突出精准切入。一是突出问题导向,症结查找更加深入。紧密结合“双随机一公开”“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价”,选取部分中小学校深入开展调研,对学校提出的编制核定、编制结构、编制使用等政策进行现场解读,指导中小学校进一步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二是注重成果转化,资源配置更加均衡。针对乡镇生源向城关镇集中现状,一方面在申报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用编计划时进行合理控制,向大班额学校进行倾斜;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市内教师交流轮岗,将超编学校教师调整至教师结构性紧缺学校。三是强化分析研判,人员统筹更加合理。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部分学校临退或大病教师较多情况,在编制核定时适当上浮比例,确保有充足的力量充实到一线教育中。

以建章立制为先导,突出精准施策。一是广泛宣传教育,政策落实更加扎实有效。在调研过程中,积极向学校宣传《江苏省关于进一步挖潜创新强化基础教育教职工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明晰编制数与领导职数核定要求,树立起机构编制底线意识。二是严格工作要求,编制使用更加集约高效。每年暑期根据学校布局和生源变化,按学段核定教职工编制数量,指导教育部门通过教学班级合理设置,将编制资源向缺编学校和新组建学校倾斜,推动编制资源分配、使用更加科学高效。三是优化制度流程,人员流动更加规范有序。进一步规范全市教职工管理,优化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办法,畅通教师校际间交流渠道,促进中小学校互学共建,更好带动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高质量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更加优质均衡。

以改进提升为目标,突出精细管理。一是做好统筹规划,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全盘分析全市各区镇中小学校现有学生数与未来几年生源补充情况,根据城市发展新设立蝶湖小学、蝶湖中学等中小学校,将少体校由在折桂中学挂牌调整为独立设置,全市中小学校布局结构更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需求。二是优化资源配置,编制管理更加协同高效。进一步加强全市范围内中小学教师的统筹管理,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减少城乡、校际之间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2023-2024学年,通过“县管校聘”及其联席会议,同意其调动用编计划176名(其中教师公开选调55名、借用教师考核进编12名、教师调动交流109名),进一步盘活了教育系统内部资源。三是严肃工作纪律,队伍建设更加过硬有为。先后出台《启东市教育系统优秀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实施办法》《关于规范普通高中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标准的通知》等文件,教职工工作量安排更加合理,中小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政策与人事管理政策落实更加有力有序,学校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