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效能,优化服务管理模式,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作用,崇川区委编办强化“三个转变”,积极助推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一是由“监管”向“服务”转变。增强服务意识,编制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流程图和《崇川区事业单位登记操作手册》,在崇川先锋微信公众号发布事业单位登记操作指南,实现登记事项一次性全面告知,切实加强相关业务的办事指引,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通过下发通知、电话联系、QQ群交流等方式,耐心细致地为办事人员答疑解惑,并将办理结果一次性告知办事单位,做到网上提交资料一次性通过,现场复核一次通过。依法全面公开登记管理服务事项、办理过程等相关信息,通过江苏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对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变更、注销登记、证书补领和年度报告公示情况等进行公示,实行透明管理、阳光服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实行线上办理,全面推行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全流程“不见面审批”,对事业单位提交的材料实行网上预审,借助崇川机构编制工作群,畅通服务渠道,及时跟踪解决各单位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腿、人员少跑路”。精简线上办理流程,针对信用记录良好的事业单位申报材料存在个别形式欠缺、对判断无实质性影响的,可在承诺按时补正的前提下,实行“容缺受理、帮办代办”,切实提升登记办理效率。积极开展线上指导,采取在线答疑、远程协助、上门培训等方式,为办理单位提供及时指导、电话咨询、远程操作等,不断加强与各单位的沟通联系,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质效。
三是由“事后”向“全程”转变。强化事前审核,事业单位提交登记申请时,对申请单位资格、登记材料等进行前期初步预审,材料内容格式错误、上传信息与实际不符等问题一经发现,将及时反馈至申请单位进行修改,提高登记办理质效。强化事中监督,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不断拓展事业单位监管有效途径,通过不定向抽查和定向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今年共抽取区级事业单位23家,市委编办委托检查事业单位1家,不断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精细化水平。强化日常管理,依托“江苏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定期对事业单位名录库进行梳理,对于筛查出来的该登记不登记、不按规定及时变更法人登记信息、不按时提交年度报告等问题,通过电话提醒、领导对接、发函督办等方式通知单位尽快前来办理相关业务,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