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启东市委编办“三化”建设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水平
发布日期:2022-09-23 15:48:55 字号:[ ] [打印内容] [关闭窗口]

近年来,启东市委编办主动强化监管意识,以数字化引领,常态化监管,规范化档案管理为保障,将事业单位管理的重心移至事中事后,注重统一标准,提升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数字化”引领提升服务质效。依托省登记管理平台,将事业单位的设立、变更、注销、证书补领等登记管理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办理,实现“一网通办”,并通过事业单位“掌上登记”推动登记管理服务标准化“落地生根”。紧扣数字政府建设关键要点,以“高效协同、整体智治”为基本要求,整合内部管理资源,用好科室信息共享数据库,实施机构编制与登记管理联动审核;强化部门信息交换互用,尤其是对证书登载事项,如单位法定代表人、住所等事项信息,出现变更第一时间进行告知和资料传输,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数据无缝对接、业务高效协同。

二是“常态化”监管激活管理动能。定期开展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开,详细审查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上年度资产损益和相关资质情况,给事业单位进行一次高质量的“全身体检”。建立登记管理信息校验机制,摸排异常情形事业单位,梳理形成事业单位法人异常名录管理清单,并限期整改到位。稳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探索由编办职能科室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检查模式,有效增强检查力量、提升检查效率;进一步细化抽查事项,建立事项清单,清单涵盖事业单位运行、法定代表人履职等7大项35子项,抽检人员对发现问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并做好“回头看”。推动信用监管走深走实,在以往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价的基础上,率先在医疗卫生、教育领域分类探索精细化信用评价,通过制定与之相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会同监管联席部门商讨行之有效的结果运用方式,让“信用监管”发挥最大效能。

三是“规范化”档案管理固牢监管根基。将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等登记管理材料,以及对事业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文书,都列入归档范围,确保内容“全覆盖”。规范“一户一卷、一事一件”档案整理模式,有效防止档案归档不规范、材料易丢失等问题,实现事业单位登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突出档案管理在监管过程的使用功能,制定登记档案查询管理制度,制作档案电子目录,并按照单位名称、登记事项、登记时间分类建立查询索引,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登记档案查询效率,助力实现事业单位高效、长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