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海安市巧用“四字诀”提升机构编制使用效益评估工作质效
发布日期:2025-07-25 17:05:40 字号:[ ] [打印内容] [关闭窗口]

海安市委编办为精准盘活机构编制资源、提升使用效益,创新运用“全、实、新、用”四字诀,系统推进机构编制使用效益评估工作。通过健全机制强基础、多维指标抓精准、创新方法求突破、强化应用促提升,有效破解评估难点,显著提升了评估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为优化机构职能体系、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立足“全”字,健全机制强基础

海安市委编办首先建立部门责任制,明确7家参评单位分管领导及联络员,负责评前对接、自评指导与过程协调。畅通双向沟通,编办组建2个评估组,建立与联络员高效沟通机制,召开工作例会9次以上,及时会商进展与问题。强化评估力量,邀请组织部、人社局、财政局5位专家组建评估专家库,提升评估全面性与科学性。

二、突出“实”字,多维指标抓精准

优化指标体系,在原有框架基础上,结合实际形成“共性+个性”结构:设5个一级指标,前4项履职尽责、设置配备、管理规范、资源效益为共性指标,共4大项14小项,将第5项特色亮点工作完成度为个性指标。科学量化评估,明确35项指标具体内容与标准,简化为2张量化评分表,确保客观易评。聚焦地方特色,将高质量发展考核贡献度作为个性“规定动作”,并鼓励单位结合特色创新设置“自选动作”。

三、聚焦“新”字,创新思路求突破

开展“沉浸式”座谈,覆盖7家部门及97家下属单位,发放问卷1120余份,深度访谈了解履职流程与现状。实施“场景式”现场评,进驻单位查阅党组会议纪要、绩效清单等工作资料,评估组即时评价。进行“覆盖式”广分析,调取巡察、审计、考核等既有成果,结合实地查验,综合分析履职、配置及使用效益。评估效率显著提升,用时较初期缩短45%,结果更客观精准。

四、着力“用”字,释放效能促提升

一是强化问题整改。将评估发现问题40余条关联督查管理,限时整改。立知立改问题,如登记变更不及时、程序不规范等已全部完成;需时限整改问题已过半完成。二是优化部门职能。针对评估发现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职能不顺等,优化调整机构职能,整合设立市农民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吸引农业人才180余人,形成海安乡村振兴新优势。根据市市场监管局检验检测中心项目扩建需求,及时增配6名政府购买人员保障力量。三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重点评估下属单位多的部门,摸清底数为整合“同类项”打好基础。生成“一对一”评估报告,提出相关建议3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