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安市委编办主动适应政府数字化转型需要,不断拓展机构编制数据应用场景,深耕细挖机构编制数据潜力,有效促进机构编制监管质效提升。
一是归集数据资源,夯实监管根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南通市编制人事财政综合信息系统运行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压实压紧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建立“日更新、周维护、月校对”的常态化数据检查机制,积极推动部门间“碎片化”数据资源互联共享,定期向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核对机构人员基本信息,进行数据跨部门比对,做到机构变动、编制调整、人员信息变化实时更新,切实筑牢机构编制数据服务“底座”,夯实机构编制监管根基。
二是细挖数据潜力,提升监管质效。充分发挥实名制管理系统的基础性作用,对全市机构编制资源加强监测,防止超编进人、超规格配备干部、编制资源混用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做到早预警、早处置,牢牢守住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第一道防线。积极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工作,以实名制数据为依据,精准测算工作饱和度,科学评价编制使用效益,引导被评估单位在管理权限内主动优化结构、挖潜增效,持续提升编制资源配置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是强化数据应用,筑牢监管防线。依托实名制管理系统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对各类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逐项“过筛子”“梳篦子”,全面开展无死角、无遗漏、无偏差审核,确保机构设置与规定审批的机构相对应、实有人员与核定编制相对应、实配干部与核定领导职数相对应。对于核查过程中发现的机构编制数据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不规范的情况,边核查边规范、边发现边整改,全力推动核查问题整改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