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启东市委编办紧紧围绕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勇于自我革命,打破了机构编制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的局面,推动机关和事业单位向精干高效转变,为事业发展增加了可调控的机构编制资源。
一是以改革为契机,全面精简机构编制。为解决多头执法、无人执法等难题,2017年,开展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在市级部门推进内部集中综合执法,实现“一个部门一支队伍管执法”;跨部门、跨行业推进综合执法,实现“一个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通过执法队伍的综合设置,人员实现了统筹,编制实现了压缩,共减少事业单位7家,缩减事业编制108名。为解决机构臃肿、编制配置不均衡、效能不高等问题,2019年,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开展党政机构改革,改革中全面精简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各部门积极配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党政机构精简了14家,行政编制精简了74名。为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2020年,全面推进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改革将原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4个事业单位整合为综合事务服务中心,精简了事业单位36家。
二是以实践为导向,有序缩减机构编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事业单位的职能已明显不符合现状,如各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成人教育职能已明显弱化,2018年,我市将镇教育管理办公室与成人教育中心学校整合设置,减少了事业单位11家;并撤销了老年公寓等一批职能弱化的事业单位。同时,为节约编制资源,除了退役士官安置外,工勤人员只进不出,不再审批工勤编制用编计划,在单位有编制需求时,优先采取工勤编制置换的方式解决。
三是以创新为依托,缩减教育系统编制。随着生源的减少,教育系统编制冗多、人浮于事现象凸显,编制核定比例大大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师生比。为优化学校教职工编制结构,我们创新了班师比和师生比相结合的编制核定办法,同时考虑了大班额、教师年龄结构等情况每年动态核定各校编制。2015年以来,通过新的核定方式,回收教职工编制800余名,既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又提升编制使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