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精神,加强机构编制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根据《通州区机构编制评估实施办法(试行)》,通州区委编办“详、精、严、实”,做好机构编制事项跟踪问效工作。
坚持目标导向,详定方案细则。该办在深入学习《“三定”规定制定和实施办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谋划机构编制调整事项跟踪问效工作。印发《通州区重大机构编制调整事项跟踪问效实施办法》,将机构编制事项细化为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重大调整、事业单位改革、重要机构编制决策事项等类别,针对不同类别性质特征,科学设置改革评估、综合评估、专项评估等三种跟踪问效类型,分别制定详实工作细则,分阶段组织实施。
注重把握重点,精选问效对象。以重点领域改革和涉及民生事项落实为重点,突出跟踪针对性、问效实效性,对本年度机构编制部门批复文件进行汇总,梳理形成机构编制调整事项表,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项目,包括区发改委、区城管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卫健委、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区对外交流服务中心等部门(单位)在内涉及的7项机构编制调整事项,作为本年度机构编制事项跟踪问效(专项评估)目标对象。
强化闭环思维,严循工作规程。跟踪问效以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评估体系为框架,按照统一标准和程序,采取部门自查与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分为自查自评、实地评估、结果反馈、分析运用等四个阶段组织实施,确保形成工作闭环。围绕问效部门(单位)的增设机构的组建情况、核增编制的使用情况、调整职责的落实情况等内容,制定具体跟踪问效方案,并下达通知,部门(单位)按要求先行开展自评工作。实地评估阶段通过座谈交流、材料调阅等方式,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同时听取部门(单位)对当前机构运行中机构编制方面问题的建议意见。在对问效对象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后,形成评估报告及时反馈至部门(单位)。
深入分析研判,实抓结果运用。对发现的机构编制事项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提出整改要求,督促其在规定时限内整改落实,同时纳入机构编制问题整改台帐,与机构编制审批等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定期对不同阶段跟踪问效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各指标项进行量化赋分和综合评定,对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形成综合分析报告,将跟踪问效结果作为部门(单位)“三定”规定修订完善、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和动态调整、改革方案的调整优化、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