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职能转变

如皋:以标准之尺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发布日期:2022-06-09 14:47:42 字号:[ ] [打印内容] [关闭窗口]

近年来,如皋市标准化工作全国领跑,在全国县域率先开展标准化综合改革,做到“七个率先”。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让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明显增强,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层次、各领域深度融合,县级城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如皋模式”勾勒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提质增效的宏伟蓝图。

一是率先落笔,促进县域治理“优质化”。标准决定品质,高标准决定高品质。近年来,该市坚持将“标准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让标准化为县域治理提供更多有效工具。作为全国唯一基层村(社区)党建标准化试点,该市制定发布标准41项,编制成册在全市347个村(社区)全面推广实施,党建标准化入选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该市积极推动“标准化+放管服”工作,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深入推进“不见面审批”省级标准化试点建设,收集制定实施“不见面审批”标准1089项,在江苏省率先实现了“2340”承诺,高分通过省级“不见面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验收。该市2017年、2018年蝉联“江苏省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评价第一名”,位居2021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第28位,营商便利度考核成绩位列南通市第一。

二是善作善成,描绘产业发展“生命线”。一流的企业制定标准,二流的企业紧跟标准。截至目前,该市企业主导制定发布国际标准2项、参与4项,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64项、行业标准117项,获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2项,江苏省标准创新奖1项。力威机械和力星钢球分别实现了南通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和获批组建全国标准化分委会零的突破。万达轴承、中铁华宇等131家优势企业开展对标达标行动,成功发布对标结果492个,精密回转轴承、新型抗电磁干扰LED隧道灯等4件对标达标产品受邀亮相于第27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全国对标达标展区。不仅如此,该市对于标准化的运用正逐步从工业向农业、服务业不断延伸拓展,以黑塌菜、黄芽菜、白萝卜等10类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研制优质果蔬产业标准42项,其中黑塌菜、香堂芋、白萝卜如皋特色农产品标准获批立项为南通市地方标准,花木盆景产业制定盆景产业标准174项、花木交易标准132项、园林养护标准149项,产品走进中南海。

三是勾皴点染,铺开标准化建设“画卷”。该市与中国计量大学签订共建协议,在全市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开设标准化课程,每年培养、输送具有标准化思维和基础业务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3000多人次。与此同时,该市参与编制了《标准化基础》《企业标准化》等标准化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其中,《标准化基础》教材被中国计量大学推选申报国家“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该市还与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知名标准化专业研究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如皋的标准化战略、政策、宣传、培训等方面提供了智力支持,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化服务。作为全国唯一获批开展“国家基层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活动的县级市,该市在全国县域率先出台《如皋市标准创新奖管理办法》,对在标准创新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及个人给予奖励,大力营造鼓励标准创新的良好氛围,培育一批标准化工作“领跑者”。该市连续3年共评选出项目奖6个、个人奖4个。

党建标准化、政务服务公开、不见面审批、双随机一公开、法律援助、城市综合管理等一系列“如皋标准”,不断助推城市产业升级、社会进步和治理能力提升,标准化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各方面得到普及应用,实现深度融合,促进了如皋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的“画卷”正在雉水大地徐徐铺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持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