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政体制改革和管理

如皋:党建引领 提升领基层治理效能
发布日期:2023-05-19 17:54:18 字号:[ ] [打印内容] [关闭窗口]

近年来,如皋市持续巩固提升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工作成效,紧紧围绕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制目标,以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出发点,以更好服务群众为落脚点,推进基层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一、突出党建引领,凝聚共建共治合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深化“党建+”工作机制。坚持强基导向,建强党建工作机构,推进以党建统领各类基层机构和组织协调运转。深化党建互联互动,发挥阵地作用,催生出“田园党建”等“党建+”治理品牌,成立全省首个特色田园乡村党建联盟。推广“支部+电商”“支部+合作社”“支部+家庭农场”等模式,发挥党员创业基地作用,涌现出平园池荷花、顾庄花木、徐湾翠梨、丁冒蔬菜等特色生态产业。夯实“四位一体”组织堡垒。完善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位一体”组织布局,全面构建“一网格一支部”,全市累计建成网格支部1182个。实施“红网+网格”工程,建设集政策宣传、组织生活、民主议事、社情收集、矛盾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网格支部阵地——“红网驿站”,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进“红色头雁”培育工程。坚持村书记“县乡共管”,积极选配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的干部从事基层一线工作,探索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常态化开展“标杆书记”示范培训班、村(社区)书记大讲坛等能力提升培训,为基层治理积蓄内在动能。选派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强村富民、优化治理、服务群众贡献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二、围绕厚植情怀,规范综合执法行为。围绕基层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目标,持续优化公平法治发展环境,厚植为民情怀,提升执法效能。保障执法力量。在向镇街下沉审批服务执法事项的同时,增加镇街行政事业编制53名。建立健全准入资格、下沉轮换和专岗专用等机制,联合市司法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定期开展基层执法队伍专项督查。市城市建设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派驻在镇(街道)的中队,全部纳入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局,实行“县属镇用”。厚植为民情怀。以“党建红”引领“执法蓝”,巩固“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活动成果,强化政治担当、坚持以人为本。坚持“721工作法”,建立健全简易引导、容错纠错、守信激励等工作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022年,全市共办理涉企行政执法“免罚轻罚”案件526件,累计免罚、减免金额2600多万。促进执法规范。制定《如皋市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按照“九统一”标准改善硬件装备、优化人员配置、规范执法行为。依托指挥中心系统开发综合行政执法平台,制定“综合行政执法一张图”,完善执法人员信息库、案件库等综合行政执法数据库,通过市镇两级行政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活动网上监督,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可控”。

三、强化实战应用,打造数融智治平台。以数据归集为基础,以治理需要为导向,以创新应用为载体,持续打造指挥调度智慧中心。资源整合,发挥“中心”优势。打造“数治先锋”党建品牌,整合网格化服务管理、12345等各类服务热线、数字城管等各类指挥平台,汇聚行业、板块全量信息数据,选取2批85项典型业务场景的公共数据进行集中编制、发布和共享。以“互联网+”理念融通市政府门户网站、市域治理e站、“随手拍”等载体,丰富12345网络受理渠道,实现群众诉求统一受理交办。指挥联动,发挥“调度”优势。制定《联动指挥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一体派发、分类处置、协调联动的全流程闭环运行机制。针对规划建设、市容市政、社区管理等11个领域98个跨部门事项,优化《职能交叉事件分流处置细则》。市指挥中心与应急管理局、110警务平台建立高效对接协同机制,常态开展雨雪冰冻灾害、地震灾害演练等活动,有力保障各类防汛防台会议、安保维稳等重大活动。载体创新,发挥“智慧”优势。加大创新应用开发,针对单个社会治理专题搭建应用场景,不断强化科技在基层治理中的实战化应用。开发危化品全流程监管模块,实现危化品从生产经营、运输管理到危废处置的全链条信息跟踪和动态监督。白蒲镇创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频问政路径,搭建政民互动桥梁。长江镇针对辖区特殊人群,开发“手环管家”项目,有效避免失联和肇事肇祸风险;开发沿江防控感知系统,搭载物联感知设备,“护盾防线”升级长江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