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全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海安市委编办三抓三促,持续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用体制创新之“针”穿起基层治理之“线”,绣出幸福新画卷。
一、抓顶层设计,促工作协同
结合基层“三整合”改革,进一步完善职能机构设置。一方面,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整合网格管理和指挥平台为抓手,统筹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持续深化“1+4”治理模式,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的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另一方面,根据《海安市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实施方案》和近几年海安镇街改革成果,进一步明确目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基层党建共驻共建,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促进基层党委、支部、党员和群众齐心协力将基层“三整合”改革推上快车道。
二、抓制度建设,促统筹管理
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有关精神,持续提供更加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一方面,以《南通市经济发达镇改革配套支持政策》为基础,研究出台了《海安市关于曲塘镇的配套支持政策》,在编制资源、科创发展、财政补助、土地指标、审批服务等方面制定了17条系统性支持政策,突出赋权赋能,强化资源保障,激发曲塘镇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优化权责清单管理机制,由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等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各自领域的、覆盖市镇两个层级的执法事项职责清单,厘清权责边界,推动赋权更精准。
三、抓资源下沉,促效能提升
聚焦高效治理,管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持续推进力量向一线下沉,服务向一线下沉。一方面,积极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基层,按照一般镇不少于12名、经济发达镇不少于16名的标准配备具有行政执法资格人员,同时按不低于1:3的比例配备城管执法辅助人员,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切实完善镇域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审批服务下沉基层,公安、市场监管等市级部门服务窗口进驻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一口受理、一窗通办、集成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