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政体制改革和管理

海安市委编办优化体制机制助推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8-19 09:16:35 字号:[ ] [打印内容] [关闭窗口]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动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海安市委编办立足职能定位,聚焦关键环节,协同相关部门,在开发园区优化体制机制、拓展园区布局、强化编制管理、明晰职责边界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优化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优化开发园区体制机制,全面激发发展动能。为突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设立党群工作局,具体负责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群团组织等工作。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党建工作责任,将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同时,聚焦服务经济发展主责主业,按照大部制、扁平化管理要求,整合开发园区职能机构,在经济发展局挂科技和人才工作局牌子。通过机构整合,加强企业经济服务与人才需求指导的合作联动、信息共享,进一步健全经济发展与人才工作网络体系建设,落实责任、强化服务。

二是深化拓展功能园区布局,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级开发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优化开发区功能园区布局与结构。围绕我市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支持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建设,将其明确为开发区的功能园区,通过“撤一建一”新设管理机构,集聚专业人才,全力打造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完备、创新能力强的园区。同时,为推进物流产业融合,打造“枢纽经济”高地,积极推动商贸物流园优化调整。支持扩大园区服务区域,强化编制保障,明晰园区职责,实现从“单纯服务”转向“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转变,促进“枢纽区”与“经济区”的深度融合。

三是强化园区编制资源保障,助力人才工作发展。进一步推动编制资源向园区倾斜,自2024年以来,结合园区实际,通过“减上补下”“内部挖潜”等方式,核增两区事业编制,切实强化板块招商力量等。同时,注重园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园区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链,靶向招引“双创”领军团队和高层次人才,为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入编流程,实现特事特办、随申随办、限时办结,保障园区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助力把园区打造成各类人才集聚地。

四是聚焦履职事项清单管理,构建协同高效机制。为厘清区街职责边界、提升运行效能,由市委编办牵头,高新区党群局具体落实,共同编制了履职事项清单。该清单重点聚焦经济发展领域,系统梳理并明确了相关部门、高新区与街道在协同事项中的主责与配合关系。其中招商引资、项目落户等事项由高新区和街道双主责,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企对接等事项由高新区主责、街道配合,街道国有资产管理和日常财务管理等由街道主责,进一步压实了主体责任、规范了协同流程、明晰了职责任务,加强区街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