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以保障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为根本任务,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面提升县域养老综合服务能力,切实增强全县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划清“责任田”,明晰相关职能部门职责。由县民政局负责统筹推进、督促指导、监督管理全县养老服务工作,拟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承担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救助工作。县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拟订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的政策措施,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承担老年疾病防治、老年人医疗照护、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等老年健康工作。县民政局负责审核低保、特困供养、享受民政补助的精简退职职工、低收入家庭医疗救助对象,县医疗保障局负责医疗救助政策待遇的落实。
二是做优“流程图”,强化事业法人登记管理。对标《南通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要求,优化服务管理流程图,切实加强公办养老机构事业法人登记管理。创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方式,提档升级登记管理标准化服务水平,探索事业单位简易变更、注销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行登记管理“微”服务,深化事业单位年度报告“三化”改革,开辟公办养老机构事业年报专用通道,15家养老机构通过监管服务云平台第一时间报送法人年报,完成率100%。按照不少于3%比例对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就机构运行等问题提出完善意见。
三是提升“融合度”,推进医养康养有机结合。促进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聚焦机构编制日常管理规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治理能力。推动二级以上医院成立公共卫生科。强化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预防保健工作职能,科室增挂“县疾病预防控制分中心”牌子,负责传染病、慢性病的防治管理。镇村层面加强基层预防控制职责,明确镇街和村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职责。推进城镇街道社区护理站建设,每个城镇街道至少配置一家社区护理站。推进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建设,内设医疗机构及时纳入医保及基本照护保险协议管理。鼓励镇中心卫生院利用闲置床位改建或增设养老护理院。
四是做大“人才库”,强化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坚持深化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编制资源汇集上“做加法”、用人瓶颈障碍上“做减法”。打通乡镇(街道)行政事业人员使用壁垒,实行先议岗再议人,最大化提升人员编制效能,确保“人岗相适”。落实行政、事业人员职务职级晋升制度,畅通事业人员晋升通道。推动养老服务人才资源“常态化”合理流动配置,乡镇新录用公务员优先安排到养老服务等民生事业岗位。一批爱老、敬老党员干部突出涌现。围绕养老服务等事项实行全流程“代跑腿”,建立五星级帮办员评选机制,组建镇(街道)“党员代办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