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事业单位改革和管理

通州区委编办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评估
发布日期:2024-12-24 17:30:13 字号:[ ] [打印内容] [关闭窗口]

今年以来,为深化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评估工作,通州区委编办在上年度评估试点的基础上,将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评估工作覆盖全区69家义务教育学校,为科学配置资源、动态调整编制、强化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优化评估指标,夯实科学“评”的基础。立足教育行业特点,全面梳理教职工编制配置和使用各个环节,积极构建科学规范、务实管用的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评估指标体系,为直观量化评价学校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奠定基础。在评估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评估指标,设计人员编制配置效益、专任教师结构效益、管理效益和综合评价四个一级指标,构建16项评估指标,并细化为30项评估要点,逐项明确评分依据和评分标准,有效提升了评估工作的可操作性。

二是周密组织实施,凝聚联合“评”的合力。印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试点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列出需各被评估学校和教体局提供相关佐证材料清单确保评估工作有序推进。被评估学校接到评估通知后,对照评估指标内容进行自查自评,准确梳理学校用编基本情况,填报相关统计表和花名册,开展科学、真实、准确的自评打分。同时,引入学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教育综合满意度网络调查等已有评价结果作为部分评分依据,对各义务教育学校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会同区教体局,组成工作专班,通过查阅资料、个别访谈等形式,共同会商、逐校打分,形成评估结果。

三是强化结果应用,研究精准“改”的对策。对被评估学校的人员编制配备、教师队伍建设、师资统筹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综合研判,提炼推广课时管理、超岗分流等有益做法,梳理归纳问题,从机构编制、教育、学校三方研究工作对策,形成评估工作报告。针对个别学校存在的个性问题,坚持一校一事一策制定整改清单,跟进、指导学校做好部分超编超岗教师专项分流、教职工统筹调剂等工作,以评估促整改,强化学校自我挖潜意识,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探索将评估结果与学校定编、教师流动、招聘计划审核等工作挂钩,研究制定《关于规范教职工人员编制管理的若干操作口径》,为调整教职工编制资源配置、全面优化教职工编制管理提供依据,不断充实教学一线人员力量,助推教育编制资源高效集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