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区域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切实保障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南通市通州区委编办立足职能定位,主动担当作为,聚焦暑期教师流动关键环节,坚持“主动对接、严格审核、保障资源”三措并举,扎实有序推进暑期教师流动工作,为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编制保障。
一、主动对接,下好统筹协调“先手棋”。通州区委编办坚持前瞻性谋划、系统性推进,主动加强与区教体局以及各中小学校之间的沟通协作,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建立“编办—教体—学校”三方联动机制,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及时掌握各学校师资结构、学科需求、生源变化及退休、调离、新入职等情况,精准了解学校在教师配备方面的实际困难和迫切需求,及时回应,确保教师流动工作“底数清、需求明、对接准”。
二、严格审核,把好编制管理“入口关”。通州区委编办始终坚持“依法依规、精准高效”原则,严格人员流动审核程序。一方面,严把“编制总量关”,在不突破全区事业编制总量和教育系统编制控制数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学校规模、学生人数、课程设置等因素,科学测算各校编制需求。另一方面,严审“人员资格关”,对跨区域流动的教师,严格执行编制审批流程,做到“凡进必审、凡调必核”,切实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保障教育资源,绘好均衡发展“同心圆”。通州区委编办始终坚持以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把保障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动态调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编制,优先保障新开办学校、学位紧张区域和紧缺学科教师需求。全力支持全区中小学校教师和校长交流工作,促进教师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合理流动,激活教师队伍“一池春水”。通过科学调配,不仅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也有效缓解了部分学校结构性缺编的难题,为新学期顺利开学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