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委编办持续筑牢“优编强医”理念,强化养老服务体制机制保障,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助推“医养结合”融合发展,为全区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研读文件,把好“政策关”。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业务科室同志认真学习领会,准确领会“支持医疗资源富裕的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床位,开展康复、护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的要求,为基层医疗机构探索“医疗+养老”资源互补、功能互融的健康颐养新路子提供支撑。
二是深入调研,把好“布局关”。当前,全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正不断加深,60岁以上常住人口达35.9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2.3%,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专业护理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亟需得到有效填补。为稳慎有序推进医院结合服务体系建设,会同区卫健委赴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实地调研,全面掌握属地医养结合需求、医院诊疗业务、硬件配套设施改造、护理服务能力等情况。在充分保障辖区内公共卫生和医疗诊疗的基础上,分批推进护理院建设,提供健康评估、生活照料、营养膳食、诊疗康复、长期护理、慢病管理、精神慰藉等服务。
三是加强联动,把好“保障关”。依托部门“三定”规定和权责清单,对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进行全面梳理与优化,特别是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人医疗照护以及医疗保障等方面,明确卫健、民政、财政、医保、数据等部门职责分工,构建部门协同的“医养结合”综合服务机制。加强基层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招聘和大学生村医专项招聘计划支持力度,为基层建设集医疗、养老、康复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机构提供人才力量储备。切实加强护理院监管工作,进一步明确卫健部门牵头负责指导推进护理院建设、运营监管,并对其医疗护理质量与医疗护理服务实施监督和管理,医保部门加强医保定点准入、医保基金及长期照护保险基金的使用监管以及医疗服务价格监管,积极推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让养老机构服务更有温度、保障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