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安市委编办统筹推进、精准施策,完成2024年度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本次评价涉及285家事业单位,以信用建设为抓手,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履职行为,强化公益属性,为全市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注入“信用动能”。
分类施策定标准,多元方案扣职能。此次评价工作中,海安市委编办构建“分类评价+精准赋分”体系,针对不同类型单位制定四种类型评价方案:一般事业单位聚焦业务活动、法人登记、多部门监管三大维度;公立中小学校突出教育质量、安全管理、家长满意度等指标;公立医疗单位围绕医疗收费、医保基金、患者满意度等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则侧重科研投入、成果转化、人才集聚等内容,确保评价指标贴合单位职能,精准反映信用状况。
线上管理提效率,严格节点保进度。为提升评价效率与透明度,海安市委编办全面推行“线上化”全流程管理。依托南通市信用评价管理平台,实现自评、打分、初定等级、反馈征询、结果公示全流程线上操作,事业单位登录平台即可完成信用承诺书上传、自评信息填报,各举办单位与监管部门在线打分,减少线下环节,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严格把控时间节点,明确自查自评、分类评分、初定等级等关键阶段时限,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协同联动聚合力,公正公示促提升。市委编办积极对接纪委、人社、市监、教体等10余个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各部门监管数据,确保评价信息全面准确,对初评结果设置5个工作日异议复核期,及时回应事业单位疑问,保障评价结果公平公正。评价结果将通过网站向社会公示,推动事业单位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持续提升诚信履职能力与公益服务水平。
位置:网站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