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启东市委编办“三轮驱动”打造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新引擎”
发布日期:2023-03-03 17:22:02 字号:[ ] [打印内容] [关闭窗口]

启东市委编办坚持守正创新,依托“服务驱动、数据驱动、监管驱动”,全力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水平。

一是坚持服务驱动,变“被动”为“主动”。实行登记材料标准化管理,普发“江苏网上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操作流程电子压缩包,细化分解事业单位事项办理全流程手续,明晰操作路径,实现登记事项一次性全面告知;探索“容缺受理+事后补正”模式,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事业单位,在现场复核材料“微瑕”的情况下,予以先行办理、事后补正,目前容缺受理登记业务48项,简化了办事流程;主动排查存在异常情形的事业单位法人,对全域内未按规定申请设立或变更登记、已撤销未及时办理注销登记、未按登记事项开展活动的事业单位予以及时提醒,并提供“手把手”业务指导,提高登记服务效率。

二是强化数据驱动,变“线下”为“线上”。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辟“登记赋码专栏”,业务指南模块,根据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及证书补领不同业务,分别制作“全流程”操作指南,并全面梳理汇总“常见问题答疑”,让办理人员“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到位”;资料下载模块,将单位申报所涉及的材料以“示例+模板”形式展现,通过标注适用范围,方便办理人员“各取所需”,模块设置实现了登记事项、登记流程、登记材料的“全覆盖”。为让办理人员体验“掌上登记”带来的便捷、高效,编办还专题制作了视频演示教程,完善“信息填报、资料上传、提交审核”全流程“一站式”掌上登记服务体系。

三是紧扣监管驱动,变“突击”为“常态”。加强“信息公开”力度,依托江苏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南通公共信用信息市县一体化平台等载体,定期公示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补领登记情况及年度报告公开事项,接受社会投诉和监督;着眼“政治体检”定位,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频次和比例,抽查频次提高至每年2次,全年抽查比例提高至事业单位法人总数的10%,将事业单位登记事项、年度报告、履职情况等指标纳入抽查事项清单,根据查摆出来的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用好“信用+监管”模式,在全省率先探索深化卫生、教育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联合纪委监委、发改委、卫生健康委等14家联席部门逐条逐项进行针对性评价,同时积极探索差异化奖惩机制加强结果运用,在编制倾斜、评先创优、干部提拔等方面正反双向发力,以点带面激发事业单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