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崇川区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创新监督机制,通过建强监督队伍、优化履职模式、深化培训实践“三大举措”,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机构编制监督员队伍,有力提升了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一是健全监督体系,夯实队伍建设基础。严把选聘关口,优化队伍结构。从组织人事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纪检监察及审计部门业务骨干中择优选聘30名监督员,建立动态管理机制。通过颁发聘书、明确职责等方式,确保监督力量覆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每年根据履职情况调整补充,保持队伍活力。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建立监督员履职纪实档案,实行“常态化沟通、年终总结”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座谈会分析研判问题,形成机构编制使用效益分析报告。对表现突出的监督员予以表彰,对履职不力的及时调整,形成良性流动机制。拓展监督维度,实现全域覆盖。将监督范围从区级部门延伸至街道、开发园区,打通基层监督触角;重点聚焦教育、卫生、执法等民生领域,开展精准监督。
二是创新履职模式,构建闭环监管机制。强化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常态化开展监督员机构编制政策宣讲,通过专题培训、发放《崇川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手册》、媒体推送等方式,推动法规宣传“进机关、进街道”“进班子成员、进一般干部”,有效提升全区机构编制法治意识。加强过程监督,确保规范运行。监督员全程参与本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申请、论证及评估,建立问题台账并定期汇报。在机构改革过程中,监督员牵头开展履职评估,提出优化机构编制配置建议,有力保障了改革平稳有序推进。严格跟踪问效,推动整改落实。建立“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回头看”的闭环机制,监督员通过现场核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压实整改责任。针对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等问题开展专项督查,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
三是强化能力建设,提升监督工作质效。开展精准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开设“机构编制大讲堂”,邀请业务骨干解读政策法规,组织监督员列席编办学习沙龙、专项工作部署会。通过随堂测试、知识竞赛等形式检验学习成效,确保监督员熟练掌握监督检查要点。注重实践锻炼,增强履职能力。监督员认领一项监督业务,参与工作部署、组织实施、综合研判、发现问题、完成整改、评估总结等督查项目全过程。通过理论和实务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分析研判、鉴别处置、总结归纳等专业素养,拓宽机构编制问题发现途径,助力本部门(单位)自查自纠。推动智慧监督,创新工作手段。依托崇川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依申请为监督员开通实名制管理查询权限,实现对部门编制使用情况的动态监测。建立异常数据预警机制,系统自动标记并提示风险点,由监督员进行重点核查。
位置:网站首页 >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