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机构编制管理

海门区委编办紧盯教育需求 全力做好机构编制优化保障“三篇文章”
发布日期:2021-09-28 17:42:54 字号:[ ] [打印内容] [关闭窗口]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南通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在中央严控编制总量、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下,海门区委编办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全力做好机构编制服务保障工作,全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教育编制资源供给更加充分、教育区域统筹发展更加协调,为中小学落实“双减”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一是科学统筹,做好调优布局文章。配合城市发展需要,积极做好教育资源服务保障,在北部新城配套设立张謇高中、张謇初级中学和张謇小学,在南部新城配套设立东洲长江路初级中学、东洲长江路小学、雅居乐幼儿园和万科幼儿园;围绕重点园区发展需要,将九年制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分设为海门港新区实验初中和海门港新区实验小学,促进东部区镇教育资源优质发展,以充分满足区域就学需求,推动全区教育优质资源全面覆盖。

二是统一标准,做好保障供给文章。完成全区中小学 “三定”规定重新制定工作,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并结合教育发展实际需要,按规定比例适当增加专任教师编制。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动态调整教职工编制数,为全区中小学核增事业编制433名。全力保障教师招录用编需求,今年已安排新教师招录用编计划306名,占全区事业招录用编计划55%;积极保障定向师范生用编计划65名,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明确按师生比不低于1︰1000标准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000人以下学校至少配备1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同步做好人员招录用编保障工作。

三是创新机制,做好资源盘活文章。针对部分区镇外来人口快速增加、城乡教育资源需求不平衡的现状,在南通各县(市、区)中率先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出台《海门区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使用实施方案》,用于全区范围内周转调剂编制,补充招录基础教育紧缺人才;周转事业编制实行“定向使用、专项管理、动态调整”,主要解决部分学校因生源急剧增加导致的教师总数缺编和结构性缺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