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机构编制管理

海门区委编办强化服务保障 助力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03-26 17:49:00 字号:[ ] [打印内容] [关闭窗口]

海门区委编办聚焦中心工作,以服务经济发展、强化民生保障为目标,持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将有限资源向基层一线和发展一线倾斜,助力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调整优化布局,满足教育发展需求。根据城市发展和教育布局调整,近年来审批设立9所学校。围绕重点园区发展需要,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镇(街)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统筹用编管理,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积极保障教师招录,近三年共下达招录用编计划806名,为教师队伍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开辟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行“一事一议”,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施动态调整,促进师资均衡配置。按生师比、班师比相结合动态调整各校教职工编制数,近年来通过自身挖潜,核增教职工编制405名。充分利用周转编制,解决部分学校教师年龄老化、学科结构矛盾等问题,推动编制资源均衡配置,人员队伍有序流动。

二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党组织领导,选优配强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二级及以上的公立医院,核增党组织领导职数,实行党委书记、院长分设,选优配强政治强、促改革、懂业务、善管理、敢担当的领导班子。实施“县管乡用”政策,深入推进强基人才工程。统筹调度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实行紧密型医共体内卫技人员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考核。建立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交叉培训制度,鼓励人员双向流动,努力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治理机制。组建成立疾病预防控制局,在疾控中心设置基本公共卫生指导中心,指导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强化公共卫生网底建设,在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在村(社区)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常态化的村(社区)公共卫生治理机制。

三是破解基层领域治理难题。厘清功能定位,提高服务保障质效。按照同一类事项由一个单位统筹承担的原则,在农业农村部门,整合涉“农技”职能的10家事业单位,设立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合理布局建设3个区域农技服务分中心,从而使机构职能、工作运转、便民服务更加贴近中心工作、更加贴近百姓需求。理顺执法机制,优化城管力量配置。按照执法力量向基层一线倾斜的原则,将区级城管执法队伍96名人员编制定额配置于相应镇(街道),实行专编专用。建立人员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由区城管局(综合执法局)结合日常监督考核,每两年提出动态调整建议,确保投放精准化、人员专职化。坚持清单应用,做好赋权指导工作。持续加大对镇(街道)赋权事项的跟踪指导工作,定期对赋权反馈情况进行评估,优化基层权责运行,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