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调查研究
机构编制工作如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布日期: 2017-08-11 13:58:49 字号:[ ] [打印内容] [关闭窗口]

习近平同志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可以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那么,如何利用自身职能服务好这个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当前机构编制部门在工作中应思考的重中之重。笔者以江苏省海门市为例,从推进简政放权、创新审批模式、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机构编制工作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关于“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增强盈利能力”的精神,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编办在解决取消下放一批重点领域的行政审批事项、清理中介服务事项等方面多措并举,着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制度成本。

一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动落实企业投资项目线上并联,实现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一窗受理、联合办理、依责监管、全程监察”,确保企业投资项目“平台下无审批”。同时,减少审批环节,2015年海门市审批局成立后,坚决做到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前置条件和申报材料一律取消;法律法规规定改为后置的事项一律不得保留前置;集中办理建设项目和市场准入两个领域82个审批事项,积极推进集中高效审批,降低企业制度成本。

二是建立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海门市编办在多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政府办名义专门下发《关于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不断提高随机抽查在检查工作中的比重,严格规范监管行为,强化市场主体自律和社会监督,切实解决任性执法、扰民执法等问题,提高监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

三是清理完善中介机构。对海门市发经委、住建局、民政局等31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进行了逐一清理,出台《海门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和收费目录》,仅保留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40项,较清理前的62项减少了22项、精简率达35%。同时,设立中介服务超市,引进了公共场所卫生检测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施工图设计等10家行政审批类中介服务机构,可对22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办理。

(二)创新审批模式,注重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下大力气培育一批新生企业,使企业具有更大自主权,从而创造有效供给、拓展消费市场。海门市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创新创优“不见面”审批新模式。

一是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活力释放。建立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事项行政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要求对新项目实行单一窗口办结,并联审批、预审服务、并联审图,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三级代办制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海门市“一枚印章管审批”模式初现成效,大大促进了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激发了市场主体创造活力。据统计,2017年1至6月海门市新增工商注册登记企业1464家,同比增长10.99%。

二是打造海门“不见面”审批新模式。即投资者设立企业可以不出家门,就将所有手续办结。其做法采用“互联网+”服务模式,在网上办理公司名称核准、申领税务发票等事项。依托江苏省政务服务“一张网”,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全程公开、快递送达、网端推送、无偿代办”的方式,进一步简化优化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流程,目前,海门市已公布《海门市市级部门“不见面”审批事项清单(第一批)》及《海门市市级部门“不见面”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努力做到“不见面审批是原则、见面审批是例外”,加快实现“企业2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3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证、4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的“2340”目标,积极营造“企业创业受尊重、群众办事不求人”的良好政务服务环境。

(三)优化公共服务,凸显政府公共履职能力

强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责,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健全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布局,推进资源共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供给体系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一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海门市对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保障的公益类事业单位,坚持公益属性,并赋予其更大自主权。探索推进事业单位集团化改革,加强事业集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引导公益事业做大、做强、做优。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向区镇布局,努力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推动市直文化单位、学校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文化艺术人才到基层教、学、帮、带,探索具有海门地方或行业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

二是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海门市编办参与制定了《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文件,鼓励社会力量捐建、捐资助建和独资兴建公益性文化设施,以冠名资助、合作举办、出资协办、参与承办、提供服务等方式参与重大公益性文化活动。培育和扶持文化类行业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将适合的公共文化服务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同事,配齐配强基层文化专业人员。海门市编办积极加强对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及人员配备和使用情况的调研,要求各区镇综合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编制配备不少于3人,每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立政府购买的文化公益岗位不少于1个。旨在推动海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三是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创新推动公益服务社会化改革,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制定《海门市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岗位实行政府购买服务试行办法》,逐步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放宽准入领域,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税收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公平对待,助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注重开展绩效考核。海门市规定购买主体要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以后年度财政安排购买服务资金的重要依据。据调查了解,截至目前,就公共法律服务这一项目而言,海门市共购买4大类27项公共法律服务,其中依法行政类共5项,法制宣传类共7项,服务群众类共8项,专项服务类共7项。这些项目均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上市,通过竞争性谈判、邀请招标、询价等方式,统一向社会购买法律服务。海门市已实现市级、区镇、村居(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运作平台建成率100%,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纳入率100%,服务人员配备率100%,成为江苏省样板。

二、机构编制工作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建议

海门市编办以“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了职能优势,新增市场主体持续快速增加,有力激发了民间投资潜力和全社会活力。但是在一些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还存在较多问题,束缚了企业的活力和动力。另一方面,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使得一些政府部门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边界,“重审批、轻监管”意识依旧存在。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承接。力争做到“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十八字“放管服”精神,进一步细化改革举措,在市场准入和项目建设窗口建立全业务操作制度,实现一窗式办结;完善代办员制度,确保无缝式参与;全面梳理事项,确保最精简报批;完善预审服务、开展并联审批“一表式目录清单、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实行快办快建,保障项目最高效落地;建设一站式内部审批平台,实现审批流转高效化;优化一网式网上办事平台,实现服务供给集成化;推进一端式移动办事平台,实现服务方式移动化;规范收费,进一步降低审批成本。

二是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企业进入市场门槛。继续大力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同步取消后置审批事项。推行更大范围的“多证合一、证照联办”,切实解决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问题,使新生市场主体更加快捷便利地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加大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力度,塑造一批高起点、高水准的市场主体。把一些人才、实力、创新能力强的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推向市场,赋予他们更大的自主权,落实相关激励政策,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在引领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转型升级上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坚持放管并举,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防止简政放权“自由落体”,应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实现“一表两清单、两库一平台”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探索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严格限制执法监管部门自由裁量权,合理确定年度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扎实推进信用监管,推广“互联网+监管”模式,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联动响应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市场公平等领域事中事后监管。全力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围绕“一个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目标,建立健全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加大现场检查、随机抽查力度,加快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步伐,探索建立“大数据库”,实现审批、监管、执法信息互联互通,从根本上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和推诿扯皮等问题。

总之,供给侧改革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是“放手”而不是“甩手”。在当前法治和诚信体系尚未健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污染、金融诈骗、恶性竞争等问题还较多的情况下,我们机构编制部门应勇挑重担,在改革中保持如履薄冰继续前行的姿态,从厘清政府职能部门职责边界出发,加强政府的制度供给,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真正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通讯员 徐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20 南通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26839号-1

地址:南通市世纪大道6号 邮编:226018 联系方式:(0513)85099708 网站统计: GoStats provides a web tracker that is suitable for your website.